当前位置 :主页 > 茶学文化 > 内容正文

喝一杯茶 想一些人

【 发布时间:2021-10-15 】

文章简介: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学农这个项目,我们那时候去满觉陇采茶叶是学农的必修课。 朋友送了一包新茶,西湖龙井。坐在电脑前,静静地给自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学农这个项目,我们那时候去满觉陇采茶叶是学农的必修课。

朋友送了一包新茶,西湖龙井。坐在电脑前,静静地给自己泡上一杯。我喜欢用玻璃杯泡茶,可以从外面看到茶叶翻滚,舒展。

品茶要有气氛的,似乎最适合的是在雨天,古庙,高人,下棋品茶。但这好像不是凡人的生活,我只能在电脑旁泡杯茶。以前喝花茶,据说防辐射。龙井,多富有诗意的名字,咱也附庸风雅一下,你可以没钱,但不能没格调。

水缓缓地泛绿,透明,茶叶都浮在上面,两瓣一尖。茶叶太多了,有点苦味,但真是这苦味,却能琢磨出清香。

正是踏春的季节,去茶园一面喝着茶,一面看茶农采茶叶。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有没有学农这个项目,我们那时候去满觉陇采茶叶是学农的必修课。

杭州老炮儿们,一面在农家乐喝茶,一面和老板说:“我们小学学农采茶叶,一天能采2斤。”旁边人不服气地说:“2斤算啥稀奇,我能采5斤。”前面的人反驳说:“我采的是明前茶。”“我也是,不信你问问我同学,我们刚小学同学聚会过。”另一个掏出手机。老板娘笑呵呵地倒茶,来的都是客,她可不想去揭穿他们的记忆失误。

我以前也以为我们采的都是明前茶,后来听茶农一说才明白,不可能让小学生采明前茶的。明前茶珍贵,只有熟练的采茶工才能做。我们那时候是野营拉练和学农合一起,徒步到满觉陇,下午劳动,晚上在大礼堂打通铺住一晚,第二天下午再徒步回校。满觉陇采茶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

那时的满觉陇还是生产队,行军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就在大礼堂前席地而坐,听生产队长讲话,再分组划片采茶叶。这时候的茶叶已经有点老了,很好采,我们背着背篓,很快就可以采上小半篓。新鲜劲过后,感觉还是有点辛苦的,休息的空隙,村里的老农就会给我们忆苦思甜。

晚上我们在村民的灶台上做了简单的饭菜,食材都是自己带去的,那时候的孩子都是家务能手,做一顿饭菜纯属小儿科。吃过饭,大家在大礼堂打通铺,女生在里面,男生守外面,因为新奇,全都兴奋得睡不着。突然,外面有人惊呼:“着火了,快去救火!”男生们马上冲了出去,女生们吓得抱成一团,趴在窗口。跑得快的男生,拎起门口的水桶,更多的都是拿饭盒装了水,跑去救火。火灭了,才知道原来虚惊一场,那是村里为了杀蚊虫熏的烟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救火经历写进学农日记里,那些救火的男生后来都评上了学农积极分子。

第二天回校前,生产队长给我们每人一小包油纸包着的茶叶,说是我们的劳动成果,带给爸爸妈妈品尝,大伙儿特别开心。回家后当然也迫不及待地给自己泡上一杯,刚入口有点微苦,但回味却有点甜。杭州的孩子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爱上喝茶了,而且杭州人只喜欢绿茶。

自从几年前聚会后,小学同学们就很少再联系了。偶尔发个节日短信,连脑筋都懒得动,就“节日快乐”四个字。如今微信盛行,我连短信也懒得发了,就这样慢慢地淡了下来。

又是一年踏春的日子,杭州人总喜欢成群结队去农家乐喝茶聊天。喝一杯茶,想起一些人。朋友说,等过了谷雨后,叫我们去采茶,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