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主页 > 茶学文化 > 内容正文

古代明清制茶工艺介绍

【 发布时间:2021-05-09 】

文章简介: 明代改兴叶茶,采用炒青制法,大大增进了绿茶的色、香、味,是我国制茶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。之后相继出现了晒青、烘青,再发展到全炒。随着制茶技术的成熟,劳动人民通过控制茶叶不同发

 

    明代改兴叶茶,采用炒青制法,大大增进了绿茶的色、香、味,是我国制茶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。之后相继出现了晒青、烘青,再发展到全炒。随着制茶技术的成熟,劳动人民通过控制茶叶不同发酵程度,引起茶叶内含物质的变化,出现了黄茶、黑茶、白茶、红茶、乌龙茶等多种茶类,至明末清初六大茶类基本齐全,一改明代以前单一绿茶类的局面。

  反映明代炒青制茶工艺的记载有张源的《茶录》:“新采,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。锅广二尺四寸,将茶一斤半焙之,候锅极热始下茶。急炒,火不可缓。待熟方退火,彻入筛中,轻团那数遍,复下锅中,渐渐减火,焙干为度。……火烈香清,锅寒神倦。火猛生焦,柴疏失翠。久延则过熟,早起却还生。熟则犯黄,生则著黑。顺那则甘,逆那则涩。带白点者无妨,绝焦点者最胜。”许次纾的《茶疏》也有类似记载:“生茶初摘,香气未透,必借火力以发其香。然性不耐劳,炒不宜久。多取入铛,则手力不匀,久于铛中,过熟而香散矣。甚且枯焦,尚堪烹点。炒茶之器,最嫌新铁。铁腥一入,不复有香。尤忌脂腻,害甚于铁……炒茶之薪,仅可树枝。不用干叶。干则火力猛炽,叶则易焰易灭。铛必磨莹,旋摘旋炒。一铛之内,仅容四两,先用文火焙软,次加武火催之。手加木指,急急钞转,以半熟为度。微俟香发,是其候矣,急用小扇钞置被笼,纯绵大纸衬底燥焙,积多候冷,入瓶收藏。”罗廪的《茶解》亦有炒茶过程的详述。这些记载表明明代的制茶工艺中已广泛使用高温杀青的炒青制法,史料记载的关于炒青火候的掌握,炒茶的手法、投叶的数量,特别是防焦、防沾染异味、防吸收水分等方面,都还具有现实意义。

   西湖龙井茶是炒青绿茶的代表。明代开始崭露头角、名声鹊起。明嘉靖年间的《浙江通志》记载:“杭郡诸茶,总不及龙井之产,而雨前细芽,取其一旗一枪,尤为珍品,所产不多,宜其矜贵也。”明万历间的《钱塘县志》有“老龙井茶品,武林第一”的记载。明代李日华《紫桃轩杂缀》:“龙井味极腆厚,色如淡金,气亦沉寂,而咀咽之久,鲜腴潮舌,又必借虎跑空寒熨齿之泉发之,然后饮者领隽永之滋,而无昏滞之恨耳。”清人陆次云《湖埂杂记》:“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,弥沦乎齿颊之间,此无味之味,乃至味出。” 除了炒青绿茶,亦有晒青绿茶、烘青绿茶和早前便有的蒸青绿茶。